客服热线:15659465595

彼与己的认知

2014-09-18 18:59:25浏览:0 评论:0 来源:功课网   
核心摘要:彼与己的认知
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  什么是彼?什么是己?一般说,与己相对的事物是彼。在战争中,我方是己,相对一方是彼。但这只是一般的了解,战事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,所以彼还应该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。  《孙子·计篇》在讲到'_经五事'_、'_校七计'_问题,提出的'_天'_、'_地'_问题,即天时地利问题,这实际说的不是环境问题。  《孙子·谋攻篇》一般地、凝炼地提出了'_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'_这个科学的哲理思想。《地形篇》加深了上述观点,提出'_知彼积压己,胜乃不殆;知天知地,胜乃不穷'_。把环境因素考虑到知的范围中去了。  知天知地,胜乃不穷,是战争规律的语言,也是竞争规律的语言。有语说,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适,什么意思?适应,能适应环境的变异而变异者生存。  知彼知己,胜乃不殆;知天知地,胜乃不穷。假如,把天地理解成环境这样的认识能成立的话,那么也可把环境看成知彼知己的'_彼'_问题,知'_己'_要在认知'_彼'_即环境的内容中去认知。  企业经营竞争,也有一个如何认识彼己关系的问题,也有一个知天知地的问题,即经营环境问题。把竞争对象理解为彼,这是最一般的理解。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,了解顾客,争夺顾客这个彼更显得重要。把顾客消费的需求服侍好了,竞争取胜就有了保障。  把顾客服侍好了,竞争取胜就有了保障。但需了解,服侍好了作为竞争导向,却是建立在对竞争对手了解基础上提出的。竞争对手在满足顾上哪方面是长处,我避开,哪些方面是短处,我被缺;或那么说,哪方面竞争对手已做到了,我不做,哪方面做是不好的我超过他,哪方面没有做到的我去做。  知彼知己还涉及一个经营环境问题,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,社会等是一个大系统。大系统包括小系统,小系统作为因素构筑大系统。环境包容企业,环境是企业存在的条件。假如把企业视为己,环境条件就是彼。社会环境条件择大的说,有政治环境、经济环境、文化环境、技术环境。具体地说,社会的需求情况,社会的市场形势,社会的技术进步情况,社会的人文条件,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、发展趋向、发展速度,国家执行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等等,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方面工作。比如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政策,改革、开放、搞活,企业面临的是一种经济环境;若实行计划经济的体制,企业面临的是又一种经济环境形势。据此企业工作活动内容是不同的。知彼知己,胜乃不殆,知天知地,胜乃不穷,知彼就要知这样一些方面的彼,知这样一些方面的天地内容。  企业间竞争是在市场中发生的,企业争夺顾客之争是在市场中进行的,市场形势是企业面临的首当其冲的环境形势。企业若不识市场风云的变幻规律,不握市场逐鹿的三味真火,要想在经营竞争中取胜是不可能的。  商品流通由两个阶段组成:商品货币阶段,货币商品阶段。商品生产者、经营者在其中择势而动。商品货币阶段,是说商品生产者、经营者把商品销售出去转换成货币,这是一个卖的过程;货币商品阶段,是说商品生产者、经营者把卖货所得的货币,转身在市场买回他所需要的商品供再生产用,这是一个买的过程。这两个过程有区别有联系,结合起来形成商品--货币--商品的流通模式。这是一个复杂的流通过程,商品生产者、经营者为了赢得这个流通的成功,就要借助销售策略、销售服务、销售广告、销售商标、订好销售价格等这些手段为之服务。商品生产者、经营者若不懂其中奥妙,不会买,也不会卖,竞争取胜将不可能。马克思说得好,��ѵ��销售是'_商品的惊险的跳跃'_,'_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,摔坏了不是商品,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'_。(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》第23卷第124页) 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,记录了战国时期著名货殖家范蠡、白圭等经营思想,他们在成功出于众者'_知斗则修备,时用则为物'_,根据市场变易形势修备(增加物质储备),预知不同时间所需之物,事先做好准备。'_岁熟取谷,予之丝漆;茧出取帛絮,与之食。'_等等那套经营经验,就是'_乐观时变'_、'_知天知地'_的经验。所谓'_乐观时变'_就是据市场环境变化而开展经营活动。  今人常用这样的思想搞经营,人无我有,人有我好,人优我廉,人廉我弃。追究起来,这话战国时白圭说过:'_人弃我取,人取我弃。'_再细究,这种说法最先讲的是孙武,虽然《孙子》13篇中没有,但在遗落了的《孙子》其他篇中有,据说孙武在回答吴天阖闾问话时说过这样话。吴王问:如果攻敌险要处,敌坚壁不出,若强攻,我损失太大,也攻不下,若不攻,地形对我又不利,如何办?孙武回答;制造'_趣其所爱'_(转移兵力攻敌另一地)假象,诱敌打援,然后击而取之。孙武把这种战略战术概括为'_人欲我与,人弃吾取'_八个字。  知天知地,这是不容易的。一般说,知总是落后于实际的,况且天会变,地会变,人要掌握全部天地变异规律有困难。我们常说,决策有险,险就险在经营天地不可能全部认知。有一则寓言说,一天夜里,有人在一盏路灯下找钥匙,一过路人问,你能肯定钥匙就丢在这盏路灯下面吗?找钥匙的人答:不能肯定,但这是唯一有亮光处可供我寻找。这则寓言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理,知的有限性决定了决策的条件有限性,决策成功可能有限性,说明了认知的重要,要尽量追求多知,知彼知己,知天知地,搞好决策。  现在再让我们来分析一个在彼己认知问题上的矛盾关系。彼己是对立统一的,没有己无所谓彼,没有彼也无所谓己。彼己作为一对������ѵ��矛盾物,'_己'_是认识'_彼'_的出发点,是'_己'_去认识'_彼'_,'_彼'_是被认知的客体,同时,在认知'_彼'_过程中正确地去认知'_己'_ 。  人们一般认为,认识自己是容易的,说谁对自己还没有一个了解;难,难在认识其他事物上,比如说,认识竞争对手不容易,认识消费者需求不容易,认识环境不容易等等。其实不诚然,识彼固然不容易,因为彼是离于己而存在。但是,识己也不容易,假如在自己的眼睛上蒙上一副涂了色的眼睛,那么对自己形象的了解就会被扭曲,对他事物的了解也会被扭曲。《老子·第十七一章》说:'_不知,病也。'_这就是说识彼要以正确对待自己为基础。然而话又说回来,要正确识己又必须以正确认识他事物为前提,在比较中去认知自己。不识高山,丘陵就不知道自己的渺小;不见大海,江湖可能会狂妄自大。《老子·第二章》说:'_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。'_《老子·三十三章》又说:知人者智,知己者明。'_说的都是这个道理。看来,在知彼知己这对矛盾问题上是相辅相成的,识彼在己,廉虚在对待自己去识破;识己又在彼,通过与他事物的比较去正确认识自己。而且如老子说的,对于彼己双方要 '_万物怀阴而抱阳'_(《老子·第四十三章》),既看正面,又看背面,既看阴面,又看阳面 。  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孙武是把知彼置于知己的前面的,孙武看来,战争中知彼是重要的,知己也是重要的。在战争获胜的成功概率上,知彼、知己各占着'_胜之半也'_的筹码。但是,二者较之,知彼是知己的一个前提,进而去调节自己的作战������ѵ��行动,这样,就把'_知彼'_搁置在'_知己'_的前面去说了。当然,这可能是笔者的揣测,不足为凭,不过我想在经营竞争中强调一下知彼,强调一下积压天知地是必要的。  现在举例一则,以说明在经营竞争中知彼的重要,知天知地的重要:1982年底,武汉毛纺织厂生产的'_将军呢'_受到市场青睐,僵各地20多家大型百货商店要求进货的电报、电话 纷至沓来。武汉毛纺织厂生产'_将军呢'_新产品就认知了一则信息的价值得来的。有一部电影叫《佩剑将军》,影片在武汉映出后,不少顾客到商店去问,有没有影片主人公贺坚穿的那种色料的面料可买。这个信息传到毛纺织厂同志那儿后,受到重视,作出反应,试产销200米,获得成功,进而批量生产,久销不衰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下一篇:

如何选择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古诗

上一篇:

产品研发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

  • 信息二维码

    手机看新闻

  • 分享到
打赏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
 
0相关评论